*310直播手机版

*310直播手机版师生热议2025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

来源:党委宣传部 作者:发布时间:2025-09-22浏览次数:

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,把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教育教学,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记领袖嘱托,把思政教育和知识学习、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,加强思想引领,厚植家国情怀,练就过硬本领,发扬奋斗精神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,根据工作安排,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定于9月22日举办2025年河南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活动。*310直播手机版师生通过视频号等多种平台,一起走进这堂思政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思想文化盛宴。

本次开学第一课依托“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”思政名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成果,以“数字赋能+实践育人+文艺润心”的形式通过兴产 强农、碧水 富民、崇文 铸魂三个篇章引导学生在“行走的”课堂中,共谱产业新篇,勇挑农业重担;守护生态之美,厚植民生福祉;传承优秀文化,赓续红色血脉。

在沉浸的课堂当中,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师生迎来了一场思想的洗礼。*310直播手机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,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质量,引导学生加强思想引领,厚植家国情怀,练就过硬本领,发扬奋斗精神,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。(文/图:刘家豪)

学子感言

传媒学院 刘妙溪:

指尖划过“豫教思语”直播界面,当《鼓震中原》的鼓点撞入耳膜,这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便成了我新学期最生动的启蒙。

从“兴产?强农”篇章里郭天财教授眼中的麦田,到“碧水?富民”陈人范护林员守护的太子山林,再到“崇文?铸魂”时马朝龙研究员指尖拂过的龙门石窟,我忽然懂得“家国”从不是课本里的抽象词汇——它是洛轴工程师手中的精密零件,是淅川移民搬离故土时的家国抉择,更是杨靖宇将军的精神在课堂上的代代回响。

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,我尤为触动于课程“数字赋能”的巧思:AI“豫小思”的对话让理论不再枯燥,音舞诗画《精神的力量》用文艺润心。这让我明白,我们的专业不只是技术的传递者,更应是红色故事的“转译者”,用年轻一代喜爱的方式,让生态之美、文化之魂、奋斗之志在屏幕间流转,让青春与时代同频。

特殊教育学院 边今杰:

身为听障大学生,我们班一起收看了2025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,主题为“牢记嘱托践行初心感恩奋进挺膺担当”。屏幕里,一个个鲜活的中原故事在指尖和文字间跳动:黄河实验室的师兄用AI复原甲骨文,乡村振兴直播间的学姐打着手语为老乡带货,奥运赛场上的旗手用汗水写下“强国有我”。我深刻体会到,总书记的嘱托不是遥远的口号,而是可以落实在每一次课堂讨论、每一行代码、每一句手语里的日常选择。作为特殊教育学子,我将继续苦练专业技能,用设计让信息无障碍,用创意让文化无壁垒,把“请党放心”写进毕业作品,把“强国有我”融进青春梦想,在无声世界奏出最响亮的奋进乐章。

国际教育学院 崔芮青:

今天观看了河南省教育厅开设的思政教育直播,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当听到老师讲述河南学子用知识助力家乡发展,从乡村振兴到科技创新,各领域都有河南青年拼搏的身影,我备受鼓舞。这让我意识到,身为河南学子,我们不能只做文化的旁观者,更要成为传承者与创造者。

思政教育于我而言,不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心灵的滋养与价值的塑造。它让我明白,个人的成长不能孤立存在,只有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,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。在学习生活中,我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提升综合素质,培养家国情怀,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,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,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。

音乐舞蹈学院 陈鹤翔:

通过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的相关报道,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深切关怀和战略擘画。“高质量发展”和“高效能治理”并非遥不可及的概念,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动实践。作为一名年轻人,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深感责任重大。总书记勉励广大干部群众“奋勇争先谱新篇”,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。这要求我们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未来的学习生活中,我愿自觉做一名创新思维的践行者,努力提升专业技能,将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,为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。通过这次学习,我更加坚定了信心,明确了方向。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,以实际行动践行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要求,在中原大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中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。

关闭